哲学范畴的心理学
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(Ebbinghaus, H )说过:“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,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。”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实。古代的中外哲学家、思想家在说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时候,都阐述过他们对心理现象的观点。也有学者通过观察和总结个人的经验,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。这些思想、观点和发现,有些至今仍有参考价值。例如,孔子说:“性相近也, 习相远也。”即认为人生而俱有的本性是相近的,后天生活才造成人和人之间很大的差别。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,孟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善的;荀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恶的;世硕主张人性是有善、有恶的;告子主张人性都是无善、无恶的。对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的争论,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在西方,两千多年前,古希腊哲学家、医生,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)把人分为四种类型,即胆汁质、多血质、黏液质和抑郁质。并解释说,这四种类型是由人体内四种液体,即黄胆汁、血液、黏液和黑胆汁所占的比例不同造成的。后来,罗马医生盖伦(Galen, C. )提出了气质这个概念,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作人的气质类型分类。尽管希波克拉底对气质类型产生的机制的观点并不符合科学事实,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,但由于他对气质类型的划分比较符合实际,所以至今仍沿用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。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还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观点。但是,那时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辨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。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结果,只能说是一种心理学思想, 不具备实证的性质,因而并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。 在 19 世纪以前,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
独立学科的心理学
直到 19 世纪中叶,由于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中引进了实验方法,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,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,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。这一时期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有很多成果,例如,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(Weber, E. H. )于 1840 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定律,即韦伯定律: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(Fechner, G. T. )于 1860 年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: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。其中,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(Wundt, W.)。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,相继创办了《哲学研究》和《心理学研究)杂志,出版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,培养了大批学生。国外慕名而来学习的学生学成后,回到自己的国家,对推动自己国家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所以,冯特的影响不限于德国,而是国际性的。为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,人们把他于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, 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