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维的定义

感觉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,知觉认识了事物的整体。它们认识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,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。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的经验,因为有了记忆,人们就能把经验储存在大脑里,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提取出来。这样,人们就能把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经历加以比较,由表及里、去粗取精,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,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,这个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。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,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,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

思维的特征

一、思维的间接性

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,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,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。思维不仅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,借助于媒介加以反映,甚至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,借助于媒介进行反映。人通过思维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做出预见,例如,气象台能够根据气象资料,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手段,推算出近期的天气变化,做出天气预报。之所以能进行间接的反映,就是因为认识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,如果事物之间没有这种内在联系,那么人们就难以通过已知推测出未知

二、思维的概括性

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,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,形成概括性的认识。概念以词的形式来表现,概念的形成就是概括反映的结果,一个概念概括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。概念的形成首先需要把事物的特性从事物身上抽取出来,即加以抽象。然后,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属性加以分类,用词把一类事物标示出来,这就是概括的作用。概念一旦形成,人们就能借助于概念去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。这就开辟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,给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,也使人们接受人类的知识成为可能。正是因为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,人的思维才超出感性认识的范围,人才能认识到感性认识所不能达到的事物内在的规律。因为人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,能预见到事物的发展,所以人的认识又具有了超脱现实的性质。如果没有这种超脱现实的能力,人的发明、创造就不可能产生